跳轉到內容
我的網誌 我的網誌

創新創業與Hong Kong 3.0

今年貿易發展局的創業日增設「創新科技區」

今年五月的創業氛圍特別濃厚。香港貿易發展局與數十間公私型機構聯合舉辦了創業日,並增設「創新科技區」以提供創業支援、交流和配對服務。本港大專院校也積極參與有關創業的活動。大學生們展示了許多大數據分析、流動程式開發、醫療科技研發和移動支付等創新產品,可見他們對創科的熱情和願景。源自歐洲都柏林的Web Summit,將於5月底第二次於香港舉行RISE。預計將有70個全球各地國家的科技企業參與是次科技領域投資、集資及開創業務的經驗分享。

在眾多創新及科技的創業家之中,蘋果公司創辦人喬布斯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一直希望將電腦個人化,並將互聯網放入衣袋中。結果,他創造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智能手機,擁有多元而強大的功能與平台,深刻且全面地改變了世界,也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香港人一向以靈活變通及堅毅不屈見稱。在過去數十年,香港面對不少嚴峻的挑戰,但總能夠一一克服,並締造卓越成績。在1967年,香港爆發大型暴動。其後香港人努力建設,在七十年代末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當時香港的輕工製造業產品出口蓬勃,從塑膠聖誕樹到電器及電子產品等。有人把這段時期稱為「香港發展第一波浪潮」(Hong Kong 1.0)。

在八十年代中期,內地開始進行經濟改革,香港隨即面對另一次艱巨的考驗。珠江三角洲廉價的勞工及有利的政策,令香港原本興旺的製造業,許多遷移到內地,影響本港數以十萬計製造業工人的生計。然而,香港再次擺脫困境,轉型為服務型經濟體系。現在本港大約90%勞動人口都從事服務業,包括金融業、貿易及物流業、專業服務業及旅遊業。有些人把這段時期稱為「香港發展第二波浪潮」(Hong Kong 2.0)。

中大創業日展示近60項創業項目

在2000年後,互聯網為服務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新的平台及業務模式取代了傳統平台及模式。與此同時,內地經濟騰飛,從勞工密集製造業,邁向高增值製造及服務業。有危必有機,我深信香港一定可以再次成功轉型,從服務型經濟體系轉到知識型經濟體系。我們可將這個轉型稱為「香港發展第三波浪潮」(Hong Kong 3.0)。

我們不可裹足不前,更不應該害怕失敗。失敗可以令我們從中學習,從而引領我們邁向成功。我們一直都慣性地避開風險,慣於注重短期的利益而忽視長期的效益。全球在創新及科技的帶動下不斷演變進步。香港絕對有創新創業的能力。透過參與建設一個可持續的創新生態環境,香港的創業家與企業家不但能學習掌握多範疇的商業技能創出新興產業,更可從新的角度面對風險管理,將小的創新成果相互連繫,發展成為大的創新成果。

發展創新及科技,不但可以提升本港的長遠競爭力,亦可以為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廣闊多元的就業機會,是一個推動香港青年向上流動的良方,能給青年人更好的希望與未來。我衷心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力地支持創新及科技的發展,為香港及我們的青年人創造更美好的將來。

 

楊偉雄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
2016年5月16日